w66利来国际·(中国区)官方网站

内蒙古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有限公司

关于利来国国际网站

印象利来国国际网站

内蒙古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或“公司”)成立于1988年3月,是以煤炭生产、运输、销售为基础,集铁路、煤化工为一体,以房地产开发、现代农牧业为互补的大型清洁能源企业。

公司发起成立的内蒙古利来国国际网站煤炭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B股)上市。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在2023年度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371位,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74位,是我国动力煤大型煤炭企业和煤炭行业协会协调机制成员单位。截至目前,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共有直接和间接控股子公司74家,总资产超过1000亿元,员工6300多人。业务分布已延伸至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新疆、海南、四川等20多个国内省区市,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家。

公司被国家原煤炭工业部评为“现场管理最佳企业”,荣获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金石奖”;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联合评为“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国企业联合会联合评为“全国模范劳动关系和谐企业”;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是全国首批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的企业;五次荣获“中华慈善奖”,荣获“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称号,并获得“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表彰奖”和内蒙古自治区首届“主席质量奖”、首届“慈善奖”;以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为核心的“400万吨/年煤间接液化成套技术创新开发及产业化”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煤炭生产

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坚持“以煤为主、多元互补”的一体化发展战略,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资源整合和现代化矿井建设,形成了以酸刺沟、红庆河和塔拉壕3座千万吨级矿井为核心的现代化煤炭生产基地。公司现拥有9座优质生产矿井,采空区灾害治理项目3处,生产能力超过6000万吨/年,采掘机械化程度达到100%。公司建立了安全长效机制,煤炭生产连续多年保持零死亡,实现了煤炭生产“安全、绿色、高效、集约化”。

公司以保障能源供应为己任,广泛开展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联合华为等高科技头部企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煤炭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实现生产煤矿智能化全覆盖。公司高度重视优化煤炭绿色开发体系,加大科研力度聚焦和攻关煤矸石综合利用解决方案,酸刺沟煤矿、宝山煤矿、大地精煤矿被评为国家级绿色矿山。

 

煤炭运销

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以打造高质量现代化供应链体系为目标,加强关键物流节点布局和物流资源管理,建立了完整的公铁联运物流运输体系。其中,投入运营的自营铁路4条:呼准铁路(准东线全长191.79公里、呼准线全长237.94公里)、酸刺沟煤矿铁路专用线(全长26.85公里)、红庆河煤矿铁路专用线(全长9.6公里)、大路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全长7.99公里);参股铁路5条:浩吉铁路、准朔铁路、新包神铁路、蒙冀铁路、鄂尔多斯南部铁路。公司在铁路沿线设有西营子、准格尔召、暖水、公沟等发运站和酸刺沟、红庆河煤矿快速装车站,在优质煤炭富集的纳林庙地区建成了全长152.49公里的曹羊公路及多条矿区公路,在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等港口设有货场和转运站,形成了极具竞争优势的“产运贸”一体化运营模式。目前,公司自营铁路煤炭集运能力超过了1亿吨/年。

 

煤炭深加工

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在做强煤炭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煤炭清洁利用和内蒙古自治区促进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的相关政策,从2002年开始,携手中科院山西煤化所,进军煤液化产业。2006年,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相对控股40.4%成立中科合成油技术有限公司,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煤间接液化技术产业化。2009年3月,在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建成了我国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6万吨/年煤间接液化工业化示范项目,是“十一五”期间首个达到设计产能的煤制油示范项目。2017年,在杭锦旗建成了120万吨/年煤基精细化学品项目,3个月内装置达到满负荷运行,运营管理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煤化工产业通过自主开发煤炭间接液化制油技术和产业化,形成了近200万吨以碳氢化合物为主要产品的产能规模。在“双碳”背景下,公司煤化工产业正在向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和市场领域回归、与石油化工差异化发展,充分发挥煤化工一氧化碳的优势,以生产石油化工不宜获得的含氧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作为转型发展的主攻方向,打造大型煤气化-醇/醛/酸/酯平台产品-化工新材料为主线的产业链综合平台。公司加强科技研发,通过煤基新材料研究院,与国内外知名院所、企业开展合作,包括联合开展碳基高端共聚材料、碳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碳基新能源材料、碳基光学材料、碳基表活性材料和碳基相变材料的研究,最终实现从煤到材料,从多碳到低碳、零碳的转型,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置业

利来国国际网站置业集团公司为国家二级房地产企业,是专业从事房地产投资、开发和经营的公司。秉承“好房子缔造者,好生活领跑者”理念,利来国国际网站置业依托区域政策优势和协同煤炭主业的产业优势,业务主要集中布局在呼包鄂城市群,现已逐步拓展到海口、成都、秦皇岛等发展潜力较大的城市。围绕“精品地产运营商”的发展定位,利来国国际网站置业将坚持“一体两翼”的投资布局,以北京、内蒙核心城市为投资主体,以东部沿海城市群和西南成渝地区为投资两翼进行产业布局。公司累计开发面积430多万平方米,形成“利来国国际网站天骄系列”“利来国国际网站华府系列”“利来国国际网站晴翠系列”三档成熟产品开发线,均获得市场认可。成都利来国国际网站天骄、呼和浩特华府云玺荣获“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利来国国际网站华府岭秀荣获“绿色亚洲人居环境范例项目”和“软装配饰晶麒麟奖”;呼和浩特利来国国际网站华府世家荣获“2013年全国人居经典综合大奖”等。

 

现代农牧业

利来国国际网站北牧田园资源开发公司是内蒙古自治区林业和农牧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方向,秉承“生态优先、科学种养、资源整合、产业循环”的经营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打造多业并举、多点发力的产业体系,已形成了“种养殖+有机肥+碳汇林+光伏发电+渠道”的循环经济产业链。

利来国国际网站生态农业公司位于中国最大的陆运口岸满洲里市,是一家集农副产品贸易、国际中转换装、粮油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大型企业。公司总投资规模超过10亿元,具备年中转换装各类农副产品能力350万吨,粮油总仓储能力20万吨,小麦、油菜籽、亚麻籽年加工能力40万吨。当前,以“俄罗斯进口、口岸加工、国内销售”为主要经营模式,以“伊古道”为主打品牌,形成米、面、油三大类20多个系列90多种规格的产品,在全国各地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销售。

公司大力发展现代农牧业,在“沙漠兰”精品花卉、“伊古道”有机粮油、“领农”绿色牛羊肉等农畜产品方面,持续精耕细作、开展市场布局和产品营销,力争“十四五”期间形成规模效应,实现农产品年销量5万吨,农业有机肥及菌剂销量10万吨。

 

党的建设

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毫不动摇坚持加强党对企业的全面领导,秉承“四个不变”的办企原则,形成了一套“党委董事会交叉任职”的复合型领导体制。

公司促进党建与生产经营、改革发展深度融合,全体利来国国际网站人守初心、担使命,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坚决拥护“两个确立”,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目前,公司党委下设5个党总支、64个党支部,共有党员2125名,占职工总数的34%。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的要求部署,公司党委对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实行了目标管理,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评价体系兑现奖罚。公司以党建引领工会、共青团及企业文化建设,推出了党员示范岗、党员突击队、工人先锋号、青年岗位能手、利来国国际网站工匠等多种品牌活动,先后被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自治区双强六好非公企业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企业文化

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历经三十多年发展,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以“贡献绿色能量、共创美好未来”为使命,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清洁能源和化工产业集团”为愿景,以“诚行天下、创享未来”为核心价值观,构建特有的企业文化体系,逐步提炼出了以“家文化”为代表的一系列核心文化理念。近年来,随着公司不断发展,企业文化体系不断提升,形成全员价值创造和全员奋斗的“以价值创造者为尊、以奋斗者为本”的文化理念,激励广大员工“思进取、勇担当”。利来国国际网站“家文化”是利来国国际网站可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之源,全体利来国国际网站人正是依靠“家文化”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成不可战胜的利来国国际网站力量。

 

社会责任

利来国国际网站集团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坚持合法经营、照章纳税,自创立以来,累计上缴税费超过1100亿元,多年位居鄂尔多斯地方企业之首,为带动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减碳固碳。利来国国际网站北牧田园通过建设碳汇林基地、蚂蚁森林、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三北防护林退化林修复工程累计新增林草地、荒漠化治理面积约86万亩,年均固碳8.9万吨。公司被全国绿化委员会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被授予“福布斯中国荒漠化治理绿色企业榜优秀企业”称号。

乡村振兴。公司以产业帮扶的形式,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带动共同富裕,采用“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建立起企业带动乡村发展的稳定共赢长效机制,为助推乡村振兴做贡献。直接和间接投入累计超过10亿元,通过建设工业项目和现代农牧业项目,带动近1000户农牧民脱贫致富,包括当地农牧民在内的5万余人次就业。

社会公益。公司累计为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捐赠超过25亿元,用以支持抗震救灾、教育、医疗、扶贫、文体、新农村建设等事业,其中为抗震救灾、扶危济困捐赠超5亿元;为文化教育事业捐资累计超过8亿元。